近年来,阜宁高新区坚持生态立村、绿色发展,脚踏实地、一着不让,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组织发动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再现干净、整洁、清新、景美的水韵风光。走进该区王庄村,河水清澈,河岸整洁,绿树摇曳,曲径通幽,村庄净美,呈现出“村在水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自然和谐景观。
该村“两委”班子成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采取“路道拓宽+河道疏浚+岸坡绿化+环境整治+路灯亮化”五位一体模式,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一块、成功一块,以点带面、覆盖全村。强化攻坚克难。聚焦村庄、河道、道路沿线三个重点区域,紧盯农村畜禽粪污处理、农药废弃物收集、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等重点,动一体整治、同步提升。对涉及违章完美电竞建筑、空关房、乱堆乱放、河坡种植、草堆、灰堆、树木、渔罾鱼簖等一律清理到位,全面禁止河坡、圩堤、路肩种植,保护环境生态。
强化精细管理。每周六开展一次村庄清洁行动,组长牵头组织群众逐户清理收拾,确保家前屋后整齐整洁。垃圾收集清运实现日产日清,道路每天进行常态化保洁。河道采取“抓早抓小抓拦截”的管护要求,细抓重要时间节点,清理河内水草、河边柴草,村所有与外河界口都设有拦截措施。强化设施配套。突出“靶向发力、补齐短板”,力求做到路宽灯亮、岸青水碧、树绿花红、整齐划一,村容村貌完美电竞焕然一新。先后加大投入兴办民生实事,拓宽道路2.3公里,新建农业泵站设施18座、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广场、烈青道路2公里、疏浚河道20公里、植树1.2万株、安装路灯100盏。
对标农村人居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总要求,坚持以考促治,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巩固整治成效。严格管护队伍建设。制定用人标准,要求环境整治专干责任心强,能力强,工作细致有耐心;要求管护人员责任心强,会干活、肯干事、有吃苦耐劳精神。对境内总长20公里的16条河道,每一条河落实河长制,明确村组干部担任河长。严格督查考核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推行管护人员实行区域分片包干制、村党组织书记督查考核村组干部制、环境整治专干督查考核管护人员制、问题整改清单交办制。对村组干部和管护人员考核细则各一套,通过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实行绩效考核差异分配,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严格强化投入保障。围绕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目标,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注重完善环境管护体系,创新运行模式,加大管护人员投入力度,成立环境与绿化管护两个专班;另一方面坚持要素整合,注重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形成了“财政投入、乡村自筹、社会支持”三位一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保障体系,促进人居环境整治长治长效。
该村坚持因地制宜,内外兼修,完善党员和农民主体参与机制,既擦亮“面子”,又做实“里子”,持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党员带头促管护。落实“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将“党员活动日”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相结合,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群众齐心协力参与环境整治提升。村民自治促管护。以建立“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自治模式为目标,完善村规民约,推动形成德治引领、自我监督、邻里互助,引导全体村民在共建美丽家园中养成自觉讲卫生、爱清洁、懂环保、除陋习的良好生活习惯。文明实践促管护。涵养文明乡风,充分发挥农民道德评议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创新做好以文化人工作,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大美王庄,爱卫同行”共创美好生态环境和“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创评等活动,普及文明健康理念,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面貌,努力建设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